nc工具介绍
• 侦听模式 / 传输模式
• telnet / 获取banner信息
• 传输文本信息
• 传输文件/目录
• 加密传输文件
• 远程控制/木马
• 加密所有流量
• 流媒体服务器
• 远程克隆硬盘
==常用参数==
实例
扫描目标地址端口是否开放
连接目标地址的指定端口
传输⽂本信息
将命令执行结果传输到指定服务器
把收到的文本保存起来
NC——传输文文件/或目录
传输文件
传输目录
加密传文文件
NC—充当流媒体服务器
NC——端口口扫描
NC—远程克隆硬盘
NC——远程控制
NC——NCAT
Nc缺乏加密和身身份验证的能力力
Ncat包含于nmap工工具包中,对nc进行了升级
渗透测试之端口扫描
端口扫描:端口对应网络服务及应用端程序
服务端程序的漏洞通过端口攻入
发现开放的端口
更具体的攻击面
UDP端口扫描:
如果收到ICMP端口不可达,表示端口关闭
如果没有收到回包,则证明端口是开放的
和三层扫描IP刚好相反
Scapy端口开发扫描
命令:sr1(IP(dst="192.168.45.129")/UDP(dport=53),timeout=1,verbose=1)
nmap -sU 192.168.45.129
TCP扫描:基于连接的协议
三次握手:基于正常的三次握手发现目标是否在线
隐蔽扫描:发送不完整的数据包,不建立完整的连接,如ACK包,SYN包,不会在应用层访问,
僵尸扫描:不和目标系统产生交互,极为隐蔽
全连接扫描:建立完整的三次握手
所有的TCP扫描方式都是基于三次握手的变化来判断目标系统端口状态
隐蔽扫描:发送SYN数据包,如果收到对方发来的ACK数据包,证明其在线,不与其建立完整的三次握手连接,在应用层日志内不记录扫描行为,十分隐蔽,网络层审计会被发现迹象
僵尸扫描:是一种极其隐蔽的扫描方式,实施条件苛刻,对于扫描发起方和被扫描方之间,必须是需要实现地址伪造,必须是僵尸机(指的是闲置系统,并且系统使用递增的IPID)早期的win xp,win 2000都是递增的IPID,如今的LINUX,WINDOWS都是随机产生的IPID
1,扫描者向僵尸机发送SYN+ACY,僵尸机判断未进行三次握手,所以返回RST包,在RST数据包内有一个IPID,值记为X,那么扫描者就会知道被扫描者的IPID
2,扫描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SYN数据包,并且伪装源地址为僵尸机,如果目标服务器端口开放,那么就会向僵尸机发送SYN+ACK数据包,那么僵尸机也会发送RST数据包,那么其IPID就是X+1(因为僵尸机足够空闲,这个就为其收到的第二个数据包)
3,扫描者再向僵尸机发送SYN+ACK,那么僵尸机再次发送RST数据包,IPID为X+2,如果扫描者收到僵尸机的IPID为X+2,那么就可以判断目标服务器端口开放
使用scapy发送数据包:首先开启三台虚拟机,
kali虚拟机:192.168.45.128
Linux虚拟机:192.168.45.129
windows虚拟机:192.168.45.132
发送SYN数据包:
通过抓包可以查看kali给linux发送syn数据包
linux虚拟机返回Kali虚拟机SYN+ACK数据包
kali系统并不知道使用者发送了SYN包,而其莫名其妙收到了SYN+ACK数据包,便会发RST包断开连接
也可以使用下列该命令查看收到的数据包的信息,收到对方相应的SYN+ACK数据包,scapy默认从本机的80端口往目标系统的20号端口发送,当然也可以修改
如果向目标系统发送一个 随机端口:
通过抓包的获得:1,kali向linux发送SYN数据包,目标端口23456,
2,Linux系统由自己的23456端口向kali系统的20号端口返回RST+ACK数据包,表示系统端口未开放会话结束
使用python脚本去进行scapy扫描
nmap做隐蔽端口扫描:
nmap -sS 192.168.45.129 -p 80,21,110,443 #扫描固定的端口
nmap -sS 192.168.45.129 -p 1-65535 --open #扫描该IP地址下1-65535端口扫描,并只显示开放的端口
nmap -sS 192.168.45.129 -p --open #参数--open表示只显示开放的端口
nmap -sS -iL iplist.txt -p 80
由抓包可知,nmap默认使用-sS扫描,发送SYN数据包,即nmap=nmap -sS
hping3做隐蔽端口扫描:
hping3 192.168.45.129 --scan 80 -S #参数--scan后面接单个端口或者多个端口.-S表示进行SYN扫描
hping3 192.168.45.129 --scan 80,21,25,443 -S
hping3 192.168.45.129 --scan 1-65535 -S
由抓包可得:
hping3 -c 100 -S --spoof 192.168.45.200 -p ++1 192.168.45.129
参数-c表示发送数据包的数量
参数-S表示发送SYN数据包
--spoof:伪造源地址,后面接伪造的地址,
参数-p表示扫描的端口,++1表示每次端口号加1,那么就是发送SYN从端口1到端口100
最后面跟的是目标IP
通过抓包可以得知地址已伪造,但对于linux系统(192.168.45.129)来说,它收到了192.168.45.200的SYN数据包,那么就会给192.168.45.200回复SYN+ACK数据包,但该地址却是kali伪造的地址,那么要查看目标系统哪些端口开放,必须登陆地址为kali伪造的地址即(192.168.45.200)进行抓包
hping3和nmap扫描端口的区别:1,hping3结果清晰明了
2,nmap首先对IP进行DNS反向解析,如果没成功,那么便会对其端口发送数据包,默认发送SYN数据包
hping3直接向目标系统的端口发送SYN数据包,并不进行DNS反向解析
全连接端口扫描:如果单独发送SYN数据包被被过滤,那么就使用全连接端口扫描,与目标建立三次握手连接,结果是最准确的,但容易被入侵检测系统发现
response=sr1(IP(dst="192.168.45.129")/TCP(dport=80,flags="S"))
reply=sr1(IP(dst="192.168.45.129")/TCP(dport=80,flags="A",ack=(response[TCP].seq+1)))
抓包情况:首先kali向Linux发送SYN,Linux回复SYN+ACK给kali,但kali的系统内核不清楚kali曾给linux发送给SYN数据包,那么kali内核莫名其妙收到SYN+ACK包,那么便会返回RST请求断开数据包给Linux,三次握手中断,如今kali再给Linux发ACK确认数据包,Linux莫名其妙收到了ACK数据包,当然也会返回RST请求断开数据包,具体抓包如下:
那么只要kali内核在收到SYN+ACK数据包之后,不发RST数据包,那么就可以建立完整的TCP三次握手,判断目标主机端口是否开放
因为iptables存在于Linux内核中,通过iptables禁用内核发送RST数据包,那么就可以实现
使用nmap进行全连接端口扫描:(如果不指定端口,那么nmap默认会扫描1000个常用的端口,并不是1-1000号端口)
使用dmitry进行全连接端口扫描:
dmitry:功能简单,但功能简便
默认扫描150个最常用的端口
dmitry -p 192.168.45.129 #参数-p表示执行TCP端口扫描
dmitry -p 192.168.45.129 -o output #参数-o表示把结果保存到一个文本文档中去
使用nc进行全连接端口扫描:
nc -nv -w 1 -z 192.168.45.129 1-100: 1-100表示扫描1-100号端口
参数-n表示不对Ip地址进行域名解析,只把其当IP来处理
参数-v表示显示详细信息
参数-w表示超时时间
-z表示打开用于扫描的模式
nc 命令使用小结
nc是netcat的简写,有着网络界的瑞士军刀美誉。因为它短小精悍、功能实用,被设计为一个简单、可靠的网络工具。比如大家很熟悉使用telnet测试tcp端口,而nc可以支持测试linux的tcp和udp端口,而且也经常被用于端口扫描,甚至把nc作为server以TCP或UDP方式侦听指定端口做简单的模拟测试。
2020年10月07日 - 初稿
阅读原文 -
ncat 或者说 nc 是一款功能类似 cat 的工具,但是是用于网络的。它是一款拥有多种功能的 CLI 工具,可以用来在网络上读、写以及重定向数据。 它被设计成可以被脚本或其他程序调用的可靠的后端工具。同时由于它能创建任意所需的连接,因此也是一个很好的网络调试工具。
ncat / nc 既是一个端口扫描工具,也是一款安全工具,还能是一款监测工具,甚至可以做为一个简单的 TCP 代理。 由于有这么多的功能,它被誉为是网络界的瑞士军刀。 这是每个系统管理员都应该知道并且掌握它。
在大多数 Debian 发行版中, nc 是默认可用的,它会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自动被安装。 但是在 CentOS 7 / RHEL 7 的最小化安装中, nc 并不会默认被安装。 你需要用下列命令手工安装。
nc的作用:
nc的控制参数不少,常用的几个参数如下所列:
用于指定nc将处于侦听模式。指定该参数,则意味着nc被当作server,侦听并接受连接,而非向其它地址发起连接。
暂未用到(老版本的nc可能需要在端口号前加-p参数)
指定发送数据的源IP地址,适用于多网卡机
指定nc使用UDP协议,默认为TCP
输出交互或出错信息,新手调试时尤为有用
6)-w
超时秒数,后面跟数字
7)-z
表示zero,表示扫描时不发送任何数据
作用:批量端口扫描,可根据扫描主机的配置调整后台扫描进程数量(手动执行后根据统计的执行时间调整脚本中关于进程数量的参数),通过定时任务作为简单的服务监控(可修改脚本添加其他报警功能,例如邮件等)
实现:使用nc指令扫描端口,使用管道特性控制后台扫描进程数量
不足:仅仅对扫描端口状态为down的信息做记录,并没有其他报警操作
使用:
10 useful ncat (nc) Command Examples for Linux Systems
nc命令用法举例
xshell如何查看nc文件
1、首先大家需要创建一个xshell服务器会话并准确输入服务器的主机IP地址、端口号、连接协议,以及所使用的互联网协议版本,单击“连接”,通过xshell会话连接到远程服务器上。

图1:xshell会话属性界面
2、随后使用linux命令“pwd”查看当前所在的文件夹路径,如果不在想要查看的文件路径下,则可以通过“cd”命令切换到指定路径下。

图2:切换路径
3、在xshell终端窗口中输入“vim”加要编辑的文件名称,如下图所示,进入文件编辑器中。

图3:打开文本编辑界面
4、在文件编辑页面,初始状态为只读状态,需要点击键盘上的“i”键,切换状态为插入状态,如下图红框所示,此时才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和输入内容,输入完成后点击Esc退出编辑状态,输入“:wq!”进行保存即可。

图4:切换输入状态
二、xshell查看文件命令
1、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查看远程服务器内的文件,可以直接使用“cat”加要查看的文件名称或路径命令进行查看。

图5:cat命令查看文件
2、除了cat命令以外,还可以使用“less”或者是“more”命令查看文件,more命令和less命令均可以用于在终端页面显示文件,不同的是它们是按页进行显示而不是一次性全部显示,对于显示大文件效果更好。
其中less命令允许用户在显示文件时可以向前翻页或向后翻页,more命令只允许向后翻页。

图6:less和more查看文件
三、xshell在文本编辑器中打开远程文件
上述讲到xshell可以直接查看和编辑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内容,但是这种在终端查看和编辑的操作对于新手而言可能不是很方便,那么能不能直接调用本地的文本编辑器进行查看编辑呢?
1、首先大家需要使用以上说到的“cat”命令将文件内容在终端上全部显示出来,随后右键终端界面,选择“到文本编辑器”-“当前屏幕”。

图7:到文本编辑器
2、此时就可以将终端当前屏幕中所展示的文件内容全部在文本编辑器上打开并编辑,如下图所示。

图8:文本编辑器查看终端内容
上述就是有关xshell怎样在文件中输入内容,xshell查看文件命令的操作教程,xshell通过SSH协议使得用户可轻松安全地连接到远程机器上并执行操作,无桌面模式也使得网络基本不会成为远程连接的瓶颈限制。小伙伴们如果也有远程连接Linux系统需求,可以前往xshell中文网站上下载软件。
认识nc,tcp/udp网络测试
什么是nc
nc是netcat的简写,有着网络界的瑞士军刀美誉。因为它短小精悍、功能实用,被设计为一个简单、可靠的网络工具
nc的作用
(1)实现任意TCP/UDP端口的侦听,nc可以作为server以TCP或UDP方式侦听指定端口
(2)端口的扫描,nc可以作为client发起TCP或UDP连接
(3)机器之间传输文件
(4)机器之间网络测速
nc的控制参数不少,常用的几个参数如下所列:
1) -l
用于指定nc将处于侦听模式。指定该参数,则意味着nc被当作server,侦听并接受连接,而非向其它地址发起连接。
2) -p port
暂未用到(老版本的nc可能需要在端口号前加-p参数,下面测试环境是centos6.6,nc版本是nc-1.84,未用到-p参数)
3) -s
指定发送数据的源IP地址,适用于多网卡机
4) -u
指定nc使用UDP协议,默认为TCP
5) -v
输出交互或出错信息,新手调试时尤为有用
6)-w
超时秒数,后面跟数字
7)-z
表示zero,表示扫描时不发送任何数据
前期准备
准备两台机器,用于测试nc命令的用法
主机A:ip地址 10.0.1.161
主机B:ip地址 10.0.1.162
两台机器先安装nc和nmap的包
yum install nc -y
yum install nmap -y
如果提示如下-bash: nc: command not found 表示没安装nc的包
nc用法1,网络连通性测试和端口扫描
nc可以作为server端启动一个tcp的监听(注意,此处重点是起tcp,下面还会讲udp)
先关闭A的防火墙,或者放行下面端口,然后测试B机器是否可以访问A机器启动的端口
在A机器上启动一个端口监听,比如 9999端口(注意:下面的-l 是小写的L,不是数字1)
默认情况下下面监听的是一个tcp的端口
nc -l 9999
客户端测试, 测试方法1
在B机器上telnet A机器此端口,如下显示表示B机器可以访问A机器此端口
客户端测试,测试方法2
B机器上也可以使用nmap扫描A机器的此端口
nmap 10.0.1.161 -p9999
客户端测试,测试方法3
使用nc命令作为客户端工具进行端口探测
nc -vz -w 2 10.0.1.161 9999
(-v可视化,-z扫描时不发送数据,-w超时几秒,后面跟数字)
上面命令也可以写成
nc -vzw 2 10.0.1.161 9999
客户端测试,测试方法4(和方法3相似,但用处更大)
nc可以可以扫描连续端口,这个作用非常重要。常常可以用来扫描服务器端口,然后给服务器安全加固
在A机器上监听2个端口,一个9999,一个9998,使用符号丢入后台
在客户端B机器上扫描连续的两个端口,如下
nc作为server端启动一个udp的监听(注意,此处重点是起udp,上面主要讲了tcp)
启动一个udp的端口监听
nc -ul 9998
复制当前窗口输入 netstat -antup |grep 9998 可以看到是启动了udp的监听
客户端测试,测试方法1
nc -vuz 10.0.1.161 9998
由于udp的端口无法在客户端使用telnet去测试,我们可以使用nc命令去扫描(前面提到nc还可以用来扫描端口)
(telnet是运行于tcp协议的)
(u表示udp端口,v表示可视化输出,z表示扫描时不发送数据)
上面在B机器扫描此端口的时候,看到A机器下面出现一串XXXXX字符串
客户端测试,测试方法2
nmap -sU 10.0.1.161 -p 9998 -Pn
(它暂无法测试nc启动的udp端口,每次探测nc作为server端启动的udp端口时,会导致对方退出侦听,有这个bug,对于一些程序启动的udp端口在使用nc扫描时不会有此bug)
下面,A机器启动一个udp的端口监听,端口为9998
在复制的窗口上可以确认已经在监听了
B机器使用nmap命令去扫描此udp端口,在扫描过程中,导致A机器的nc退出监听。所以显示端口关闭了(我推测是扫描时发数据导致的)
nmap -sU 10.0.1.161 -p 9998 -Pn
-sU :表示udp端口的扫描
-Pn :如果服务器禁PING或者放在防火墙下面的,不加-Pn 参数的它就会认为这个扫描的主机不存活就不会进行扫描了,如果不加-Pn就会像下面的结果一样,它也会进行提示你添加上-Pn参数尝试的
注意:如果A机器开启了防火墙,扫描结果可能会是下面状态。(不能确定对方是否有监听9998端口)
既然上面测试无法使用nmap扫描nc作为服务端启动的端口,我们可以使用nmap扫描其余的端口
(额,有点跑题了,讲nmap的用法了,没关系,主要为了说明nmap是也可以用来扫描udp端口的,只是扫描nc启动的端口会导致对方退出端口监听)
下面,A机器上rpcbind服务,监听在udp的111端口
在B机器上使用nmap扫描此端口,是正常的检测到处于open状态
客户端测试,测试方法3
nc扫描大量udp端口
扫描过程比较慢,可能是1秒扫描一个端口,下面表示扫描A机器的1到1000端口(暂未发现可以在一行命令中扫描分散的几个端口的方法)
nc -vuz 10.0.1.161 1-1000
nc用法2,使用nc传输文件和目录
方法1,传输文件演示(先启动接收命令)
使用nc传输文件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不用scp和rsync那种输入密码的操作了
把A机器上的一个rpm文件发送到B机器上
需注意操作次序,receiver先侦听端口,sender向receiver所在机器的该端口发送数据。
步骤1,先在B机器上启动一个接收文件的监听,格式如下
意思是把赖在9995端口接收到的数据都写到file文件里(这里文件名随意取)
nc -l port file
nc -l 9995 zabbix.rpm
步骤2,在A机器上往B机器的9995端口发送数据,把下面rpm包发送过去
nc 10.0.1.162 9995 zabbix-release-2.4-1.el6.noarch.rpm
B机器接收完毕,它会自动退出监听,文件大小和A机器一样,md5值也一样
方法2,传输文件演示(先启动发送命令)
步骤1,先在B机器上,启动发送文件命令
下面命令表示通过本地的9992端口发送test.mv文件
nc -l 9992 test.mv
步骤2,A机器上连接B机器,取接收文件
下面命令表示通过连接B机器的9992端口接收文件,并把文件存到本目录下,文件名为test2.mv
nc 10.0.1.162 9992 test2.mv
方法3,传输目录演示(方法发送文件类似)
步骤1,B机器先启动监听,如下
A机器给B机器发送多个文件
传输目录需要结合其它的命令,比如tar
经过我的测试管道后面最后必须是 - ,不能是其余自定义的文件名
nc -l 9995 | tar xfvz -
步骤2,A机器打包文件并连接B机器的端口
管道前面表示把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打包为 - ,然后使用nc发送给B机器
tar cfz - * | nc 10.0.1.162 9995
B机器这边已经自动接收和解压
nc用法3,测试网速
测试网速其实利用了传输文件的原理,就是把来自一台机器的/dev/zero 发送给另一台机器的/dev/null
就是把一台机器的无限个0,传输给另一个机器的空设备上,然后新开一个窗口使用dstat命令监测网速
在这之前需要保证机器先安装dstat工具
yum install -y dstat
方法1,测试网速演示(先启动接收命令方式)
步骤1,A机器先启动接收数据的命令,监听自己的9991端口,把来自这个端口的数据都输出给空设备(这样不写磁盘,测试网速更准确)
nc -l 9991 /dev/null
步骤2,B机器发送数据,把无限个0发送给A机器的9991端口
nc 10.0.1.161 9991 /dev/zero
在复制的窗口上使用dstat命令查看当前网速,dstat命令比较直观,它可以查看当前cpu,磁盘,网络,内存页和系统的一些当前状态指标。
我们只需要看下面我选中的这2列即可,recv是receive的缩写,表示接收的意思,send是发送数据,另外注意数字后面的单位B,KB,MB
可以看到A机器接收数据,平均每秒400MB左右
B机器新打开的窗口上执行dstat,看到每秒发送400MB左右的数据
方法2,测试网速演示(先启动发送命令方式)
步骤1,先启动发送的数据,谁连接这个端口时就会接收来自zero设备的数据(二进制的无限个0)
nc -l 9990 /dev/zero
步骤2,下面B机器连接A机器的9990端口,把接收的数据输出到空设备上
nc 10.0.1.161 9990 /dev/null
同样可以使用dstat观察数据发送时的网速
copy: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